80-《非等君归》


    第(2/3)页

    我问:“禅师和我师父,既然同出一门,为何现在分离两地,一个在繁华的京城,一个深山老林里。”

    “说起缘由,现在想来也是我们修行太浅。你师父认为少林寺之所以修小乘道,是因为他们用太多的戒条约束自己。并不是自己真心放下。只有自己真心放下,做到无戒自律,方能得大乘般若经。而我则认为势必要入世,受一切人世苦。方能脱离苦海。于是我便来到京城。”他说完闭着眼睛,胸口缓缓起伏。

    “禅师,这些我都明白。当我要放下一段情感首先得经历这段情感。当我要看空,我首先得知道空是什么”

    “嗯,没错没错,就是这样。”他听了很高兴的样子。

    “可是,禅师你把我留下就为了说这些吗”我问,我总认为他还有其他话要说。

    “这是一部分”他看着我的眼睛,说,“也非你知道大乘般若经为何成为一切功法之宗吗”

    “因为他放下了”我说,这是以前师父告诉我的。

    “放下是自然,最重要的是他能打通人体所有经脉,甚至不需要经过丹田。普通功法修行,内力都要经过丹田,才能运用。但大乘般若经练到最高境界,连丹田也没了。一切气说来就来说收就收,源源不绝。”他说。

    “师父以前也这么说过。”我说。

    他忽然睁开了眼睛,叹了口气:“凌波家族世代不能习武,是因其丹田不能聚气。丹田不能聚气,生命的活力就要比寻常人低很多。凌波的爷爷活到六十几就去世,便是因为身体的抵抗力不如常人。他之所以开药业公司,其中一大原因也是为了自己。但可惜他最终还是没能救自己。”

    “也非,我有一事要求你”他说的很认真,“我当日和她爷爷一起,他便告诉我。他说他活不过七十,他的儿子必然活不过六十,他的孙子活不过五十。也就是说凌波可能到四十几岁便要离开人世。我问你,你愿意见到凌波这么早离世吗?”

    “自然不愿意”我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