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再怎么说。 陈缙之也是无比致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了。 然而。 人民群众。却是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陈缙之对于“人民群众”这四个字的认识。 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一有钱,就在赌场里输个精光,回过头来,就来像政府诉苦,向政府要饭吃的,不要惊讶,这大有人在。 以“阿希”为首的一帮所谓“热血青年”,所谓“愤青”。还有所谓的长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工人。 说是,以陈缙之为首的政府拒绝任用庶民出身的官员。 然而,这是有事实依据的。抛开庶民出身的官员是墙头草见风倒远不如贵族出身的官员来得可靠的问题不说。 说点儿实际的。庶民出身的官员大多因为付不起太学所需的学费,所以根本没有进入太学深造过。于是乎,这就从能力上,就被刷下来了。 再者。 这一帮“热血青年”,借着反对陈缙之专政的旗号,到处打砸,扰乱社会秩序,这就是所谓,要发出属于人民群众真正的声音吗? 在逐日看来,太可笑了。 “打倒羽缙之!” “打倒羽缙之!” 。。。 这声浪是依旧。一浪高过一浪。逐日欲言又止,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感到苍凉。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 陈缙之最终提出了,这就是这些刁民的劣根性。最终,陈缙之彻底倒向了贵族这一边, 他承认了。 本座,是贵族的首相, 苍凉么。。。 苍凉。 后记: 一,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出自韩愈(唐)的《马说》。原文如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如下: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二,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完整的应该是: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卖豆腐。” ——ss白衣长安 第(3/3)页